久久午夜网,久久综合色播,色拍拍综合网,婷婷激情五月


    不久前,回老家探親,我給母親講德州已成為世界太陽城的事,母親問我太陽城是啥回事?我說“用太陽的光熱照明”。母親驚呀地問:“用太陽照明,那晚上有太陽嗎,沒太陽燈也亮?”其實太陽能的原理我也不真懂。母親說:“這人可真能呵,讓太陽晚上出來照亮當燈用,太好了!”說到燈,我不由得想起了許許多多燈的往事。
    我出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記得小時侯家里很窮,點不起燈,那時全家住著三間很小的土坯房,在里間墻壁上掏一個洞,放上一盞用玻璃小瓶做的“洋油”燈(那時中國沒煤油,從國外進口,所以人們稱“洋油”)。燈芯用棉花搓成長條,穿進鐵皮卷成的管子里,套在鐵片蓋頭的瓶口上,燈里倒上“洋油”,黑天實在看不見了,就點上燈,小油燈能照兩間屋。
    燈的火焰象豆瓣那樣大,稍大一點母親就用頭上的簪子,按按燈頭讓火頭小一點,唯恐浪費“洋油”。燈既照著里屋,也照著外屋,另一間屋里連一盞小油燈也沒有,拿放什么東西就端著這唯一的小油燈過去,里外屋暫時就得摸黑。放燈的燈臺上常常熏起一團軟軟的煙灰,那時我上學寫大仿就用這煙灰,加上一點鹽,用水和成墨汁寫字。要是燈芯緊或油耗干了,豆瓣大的火焰一旦開始跳躍熄滅,母親就用嘴咯咯地“叫燈”,我在一旁也時常幫母親“叫燈”,其實這是不起作用的。實在要熄滅了,母親就趕快用簪子挑一下燈頭,去掉上邊的油污甲痕,燈才又亮起來。有時沒有油了,燈芯夠不上油了,就加一點水讓瓶里的油漂起來,維持一晚上。姨媽常來我家?guī)湍赣H織布紡線,從來不點燈,就坐在織機炕沿上嗡嗡的暗中織布紡線,“洋油”點不起呀!
    六十年代我上中學時生活開始好轉,家里用上了泡子燈,就是有玻璃底座,有燈口,上邊按放燈泡的燈具。用手捻動燈口的旋鈕,控制燈頭火陷的大小。泡子燈也不是家家都有,再說計劃供應洋油,一個月憑本賣給一二斤根本不夠用,很多人家仍用小玻璃瓶式的,帶端把的“洋油”燈。
    泡子燈底座高,用手捻動燈口旋鈕,燈芯能上能下,火焰顯然大了點。因為窮,供應的“洋油”又不夠用,就買供銷社一角二分錢一斤的輕柴油,后來為了省錢,連三角錢一斤的“洋油”也不買了。
    上中學時,每到晚自習同學們就端著燈,從宿舍端到教室里,十幾盞燈一起點著,一晚上下來,臉上鼻孔里熏成了黑色,那嗆人的洋油味就更不用說了。那時“洋油”三角一斤,按人頭供應,有三口人的賣給一斤,有五口人的賣給一斤半,那盞燈是吃不飽的。
    七十年代中期,村里開始用上了電燈。記得大隊上買了一臺自磨發(fā)電機發(fā)電照明,每天晚上發(fā)電三個小時,讓人們照明用。因村里人家多發(fā)電機功率小,家家戶戶用的電燈還是紅紅的,一點也不亮。一旦出了故障,還得重新點起備用的“洋油”燈。
    七十年代末,電網進村,村里通上了電,村民真正用上了電燈。村里大街上也安上了路燈,農戶家里不僅屋里有電燈,就連豬舍、廁所、院門上也按上了電燈。不過那時由于國家不富裕,電力供應不足,常常停電,電燈也就時常成為擺設。多數是白天來電,說是給農業(yè)送電,到了天黑電就停了,說是給工廠送電,晚上十點開始睡覺時才來電,人們風趣地稱之為“照光腚”的電。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燈才真正擺脫“洋油”的歷史,到八十年代中期“照光腚”的現象逐漸消失,什么時間拉閘什么時間有電的時代才真正開始。人們照明用的燈也由紙糊燈、小洋油燈、蠟燭燈、小提燈、泡子燈,發(fā)展到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燈,什么電棍燈、落地燈、臺燈、感應燈、霓虹燈、噴泉燈……無奇不有,千姿百態(tài)。如今發(fā)展低碳環(huán)保,又有了太陽能燈。眼下這燈發(fā)展到哪個地步,我是說不清楚的,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自豪地說,現在這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幸福燈。牟書會

德州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德州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德州新聞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德州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德州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鑒于本網發(fā)布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因作者聯(lián)系方式不詳或其它原因未能與著作權擁有者取得聯(lián)系,著作權人發(fā)現本網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主動與本網聯(lián)系,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我網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