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軍
每每看到、聽到“母親”一詞,我的眼前呈現(xiàn)的首先就是外婆慈愛的雙眸和笑容,從日出到日落不曾停歇的腳步……
我的母親是小學教師,她的敬業(yè)使我自幼由外婆帶大,所以對母親最初的感受來自外婆。
每天,當我睜開眼睛,首先看到的一定是堂屋灶臺上的裊裊熱氣,聽到的一定是“飯熟了”的喊聲。要么就是正坐在灶臺旁的外婆邊續(xù)柴火邊柔柔的話語“快熟飯了,起床吧”。有玉米餅,一定是我吃鐵鍋邊上烤出的玉米餅饹馇,喝粥就著外婆調(diào)制好的小咸菜,香極了。如果沒有玉米餅,就會是這樣的一幕:“丫兒,再睡會兒吧?!钡纫虃兩蠈W走了,外婆就像變戲法一樣端來一碗或細如發(fā)絲的面條,或小巧如珍珠米粒般的面棋子,當然,上面一定會臥著一個圓圓的雞蛋,滿屋散著老磨坊才能磨出來的香油的香氣,“快,趴窗臺上快吃去?!边@是外公都沒有的待遇。
外婆就這樣溫溫暖暖地陪著我,直到10歲我來到媽媽身邊。
對媽媽最深的記憶,是媽媽的備課本,每天晚上,她總是趴在她的備課本上伏案寫啊寫,我走到她身邊時,她總是會順手遞給我一本書:“去!看書去。”
沒人陪我聊天了,因為爸爸當兵在外,所以看完書我必須自己洗漱早睡。幾乎每天晚上起夜都會看到媽媽還在燈下納鞋底、縫衣服,但早晨我起床后小小房間一定是窗明幾凈、早飯已經(jīng)熟了,即使是簡單的熱水沖雞蛋、熱好的饅頭就著調(diào)制好的小咸菜,也一定是讓我吃了熱熱的早飯再出門。
當然,媽媽是不吃雞蛋的,她會給自己調(diào)制一碗特制的湯水喝——少許蔥末或香菜加上幾滴醬油、香油或醋。后來,我主動搶過咸湯水讓媽媽喝一半雞蛋水。在那個糧、油、肉都要用票供應(yīng)的年代,媽媽總能節(jié)省出一點香油、白面等,每到周五下午放了學讓我給姥姥帶去。
媽媽對我要求非常嚴格,我每日必須能背出當日學過的知識,必須能準確回答出她的提問,必須按規(guī)定好的時間起床、睡覺、打理個人衛(wèi)生,衣物必須平整無褶皺,學習用品必須整齊有序排放達到伸手即得的程度。
最讓我不習慣的是每到周末去看爺爺奶奶時,媽媽一定囑咐我:“不許給爺爺奶奶要吃的。”
“自己的爺爺奶奶,為啥不可以?”
長大點我明白了:在鐵路工作的爺爺一個人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奶奶和上高中的叔叔。可我從來沒有在奶奶家嗅到過一絲異樣,手能觸及之處永遠是無灰無塵,目之所及永遠是整整齊齊,一如我的媽媽整理過的房間。
終于有一天,我也有了女兒,而女兒也有了自己的女兒!
看到初為人母的女兒溫婉地與她的新生寶寶聊天,那種溫情常常讓我想起母親和母親的母親。
我感受到了女兒如我外婆一般如水的柔情,體悟到了女兒如我母親一樣的睿智堅強,領(lǐng)會到了女兒如我婆婆一般的仁厚包容,當然,還能覺察到女兒點點如我的無怨無悔。
“媽媽,我小姨來電話了。”女兒頑皮地拽拽我的頭發(fā)。
“姐,大新聞,咱老媽今天開始寫日記了!”
我接過電話,邊聽著82歲老媽的叨叨,邊拿出珍藏的母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備課本,老媽書寫得自然舒展又剛勁有力??淳昧耸謾C電腦的打印字體,那泛黃的備課本彌漫的是歲月的味道,那一撇一捺傳承的是榜樣的力量啊。
“……我練練字啊,還鍛煉四肢和小腦,不給你們添麻煩呀……”耳邊聽著老媽的叨叨,我感到溫暖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