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黨史研究中心尹娜 整理
崔震華(1886-1971),直隸慶云人,北洋女子師范學堂第一屆學生。她是同盟會早期會員,著名的“民國革命三女杰”之一,時有江浙女俠秋瑾、兩廣女俠徐宗漢、燕趙女俠崔震華之稱。
接受近代教育的新女性
崔震華,字皙云,出生于慶云望族崔家,其父崔光篪是慶云一代碩學鴻儒。當這個小女孩呱呱墜地時,長輩們?yōu)樗×艘粋€響亮的名字“震華”,晚她兩年出生的妹妹則取名“昭華”。有道是人如其名,她的性格頗帶男兒氣概,頑皮得像個猴子。開明的長輩說她是“從小不走女兒路,長大必為個花木蘭”。果不其然,這對姐妹花后來都成為名震華夏的風云人物。
20 世紀初,家資殷實的崔家人安排崔震華姐妹到天津衛(wèi)讀書,增長世面。卻不知崔震華的思想很活躍,目標單純又明確,那就是誰說女子不如男?她要和男人一樣接受新式教育,自謀職業(yè),自己養(yǎng)活自己。在天津讀了兩年書之后,崔震華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了華北著名新式學堂——北洋女子師范學堂。
堅定的革命斗志
崔震華從小就是一個情商極高的人,豪放直爽、樂觀開朗、為人仗義、愛交朋友的性格,讓這個略帶男子氣概的慶云姑娘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女師學堂的學生領袖。北洋女子師范學堂聘請了許多學有建樹、思想開明的學者任教,這使本就具有強烈愛國心的崔震華,胸中燃起了想為中國民主事業(yè)做點什么的熱情。
在以后的歲月中,她偷偷參加課下組織的諸多集會活動,還將民主思想向同學親友們傳播。妹妹崔昭華也成為了一名堅定的革命支持者。 1911年11 月,為配合武昌起義后風起云涌的革命形勢,加快北方革命的步伐,在京津這一清廷心臟上猛刺一刀,以法租界梨棧生昌酒店為機關的北方共和會在天津宣告成立,作為當事人之一的崔震華見證了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此時,她已從北洋女子師范學堂畢業(yè),并得到家人支持,在天津謀了一份教師的職業(yè)。
其實教書只是手段,革命才是目的。加入了革命陣營的崔震華利用家境充裕、有華僑親戚的優(yōu)勢,積極奔走各方,從家人、親戚、親戚的親戚那里,為革命募集活動經費。她利用老師的身份,向學生及家長灌輸民主思想,宣傳革命的意義。利用積聚的廣泛人脈,到奉天、張家口、通縣、任丘、遵化各處活動,秘密打聽清政府內部的情況,供革命黨人參考。
1911年12月,白雅雨、凌鉞等人被北方革命協(xié)會派去灤州,策動當地新軍發(fā)動武裝起義。崔震華、崔昭華姐妹倆分別與白雅雨、凌鉞假扮夫妻蒙混過關,最終革命的指揮機關順利地在灤州設立起來。
1912年1月初灤州起義爆發(fā),但這場軍事行動最終以失敗落下帷幕,在朝廷密探帶著清兵對灤州城內革命黨人秘密聚居地點進行盤查時,若不是崔震華急中生智,和妹妹崔昭華從所住旅館后院越墻而出,她倆也會同當時遇難的其他戰(zhàn)友一樣,在清政府制造的那場白色恐怖中留下一個悲壯的命運。
義薄云天的俠女
重情重義的人畢竟出手不凡。灤州起義失敗后,清政府在京津地區(qū)部署了緝拿革命黨人的天羅地網。偽裝家屬的崔震華和妹妹崔昭華幸運地從灤州逃了出來。聞聽東北的20多位同盟會員在奉天起義失敗后被捕的消息,她又同蔣贏仙及妹妹崔昭華等人,帶著四處籌集來的兩千多塊錢,從天津奔赴奉天海城,女扮男裝、夜闖禁地,買通獄警、里應外合,與王璋、王榮慶等成功營救出關押在海城的革命戰(zhàn)友并返回天津。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崔震華打破了這個傳統(tǒng),給自己取字“哲云”,寓意自己像潔白的云朵那樣純潔。這個頗具小女人色彩的名字說明,在她粗獷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非常柔軟細膩的心。有“仗劍行天下,豪氣沖云天”的膽識,又有一顆純女人的心,這樣的女子怎能不讓人愛慕。在革命事業(yè)推進過程中,一位叫張繼的青年讓這位女中豪杰的內心泛起了漣漪。1912年,清帝退位后,30歲的張繼和26歲的崔震華在天津喜結連理。
膽識超群的女政客
舊時的許多婦女,嫁作人婦之后就回家相夫教子去了,可崔震華并沒有因為結婚而放棄對事業(yè)的追求。 1912年,宋教仁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在黨綱草案中,列出了不收女黨員的條款,凡是以前屬于同盟會的女同志,都除去黨籍。她覺得這對女人太不公平了,上南京拜謁孫中山。見到孫先生后,她以北方革命中女同志所做的貢獻為例,義正辭嚴地講述了女人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并指出不收女黨員的規(guī)定不符合民主制度中男女平等的原則,要求國民黨不要搞性別歧視,更不能過河拆橋。孫中山見識了這位膽識超群的張繼夫人的爽利和果敢,和宋教仁等商議,駁回原議。從此,女人可以名正言順地登上中國政黨政治的舞臺。
為了爭女權,婚后的崔震華繼續(xù)為爭取中國的民主事業(yè)而抗爭。她和丈夫一起參與了旨在推翻袁世凱政權的二次革命。在革命中,用仗義豪俠去和心向光明的人交朋友,積極聯(lián)絡江蘇炮兵隊長秦洸,進攻江蘇督軍齊變元,迫使齊敗走南京城。二次革命失敗后,張繼被迫出走日本,崔震華仍然留在天津,輾轉于北平、天津、上海、廣州等地秘密從事推翻袁世凱政權的活動。后迫于革命形勢的需要,與丈夫移居南方,參加了護法、北伐諸次戰(zhàn)役。因為在革命中的眾多貢獻,她成為國民黨政權中為數不多的女官員之一,歷任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委員、國民參政員。
和堅強的性格類似,崔震華有一顆赤誠堅定的愛國心。 1933年1月1日,長城抗戰(zhàn)的第一槍打響,榆關抗戰(zhàn)爆發(fā)。同年1月14日,她毅然決然地將她和張繼在天津的住宅抵押給大陸銀行,獲得6000銀元,并將這筆錢交給軍衣莊,讓那里趕制皮背心2000件,派人送往前方抗日將士。
像所有女人一樣,崔震華也愛孩子??谷諔?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她主動提出擔任戰(zhàn)時兒童保育會四川分會的負責人,做起了抗戰(zhàn)中后方兒童的守護天使。知情人都了解,抗戰(zhàn)時期的幼教事業(yè),是一個光獻愛心、不撈油水的清水差事,崔震華卻樂此不疲。她在其直接管轄的重慶歌樂山第一兒童保育院工作時,為挑選責任心與愛心并具的合格職事人員,在聘用環(huán)節(jié)嚴把關口,凡事皆親力親為。
這個對國民黨和國民政權的建立均功勛卓著的人物,對其所忠于的政權,也常常不留情面地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她隨同任華北宣慰使的丈夫到華北各地視察戰(zhàn)后接收工作。因看不慣各地接收大員貪贓枉法、中飽私囊的丑陋行為,回來便將所見所聞寫成報告,揭露政治腐敗及貪污現(xiàn)象,指出接收工作的各方面均已喪失人心,提出“接收之次數愈多,物資走漏、產業(yè)損失也愈大”。 1947年12月任國民政府國史館館長的張繼因心臟病突發(fā),撒手人寰。飽受打擊的崔震華遷居臺灣。 1971 年,享年85 歲的崔震華在王臺北家中黯然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