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把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陣地上,崗位設在一線上,實現了重點工作推進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
德州新聞網訊 (田梅科 苗吉陽)8月18日,我縣解決大班額第一批校舍7個學校13個單體竣工初驗基本完成。目前,第二批校舍主體初驗工作完成,正處于裝飾裝修、水電安裝階段,預計10月份將進行正式驗收工作。這是學校建設指揮部黨支部干部成員在項目建設戰(zhàn)場上傾力服務的的結晶。
解決大班額學校建設是我縣重點項目工程之一。今年,我縣學校建設指揮部啟動了總投資8.2億元的解決大班額和“全面改薄”項目,截止6月底,67所學校、101棟校舍單體工程全部開工建設,解決大班額工程竣工率109%,“全面改薄”工程竣工率146%,在全省專項督導考核中列全市第1、全省第3。半年時間躍升100多個名次。學校建設過程中,學校指揮部成立臨時黨支部,動員縣鄉(xiāng)兩級230余名黨員干部教師盯在現場,督在一線,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讓他們迅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他們早上七點來,晚上十點走,經常是一天只吃兩頓飯,一天干滿兩天的活,有的人自從年后上班以來,沒有休過一天假期。對此,家屬們的共同感受是:“我們早上還沒醒,他就走了,他晚上回來時,我們都睡了,孩子都快不認識他了。”黨員干部們沒叫一聲苦,沒喊一聲累,堅持抓實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著力打造服務發(fā)展的戰(zhàn)斗堡壘。
今年以來,我縣按照“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支部”的要求,以實施項目黨建為載體,把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陣地上,崗位設在一線上,在“四城聯創(chuàng)”指揮部、學校建設指揮部、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指揮部等7個重點項目指揮部建立了一線黨支部,實現了重點項目黨組織機構的全覆蓋,堅持重點工作推進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推動黨建工作和項目建設互融共進。
9月8日,我縣依托駐京招商機構,在北京成立駐京流動黨員黨委,解決了在外務工黨員、人員“無依無靠”的問題,并為進一步做好在京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邁出重要一步。駐京流動黨員黨委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單位建立駐京黨支部, (上接1版)全面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把在京流動黨員組織起來,恢復和規(guī)范嚴格的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讓流動黨員異地有了“家”,實現了“離鄉(xiāng)不離黨、流動不流失”,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自4月下旬以來,赴北京通州區(qū)駐點開展“雙招雙引”工作的26名黨員干部,全力收集項目和人才信息,走上對接京津冀、建設協同發(fā)展示范區(qū)的第一線,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跨越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拆違”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影響范圍大的工作。 “四城聯創(chuàng)”指揮部臨時黨支部充分發(fā)揮教育引領、凝聚合力作用,引導黨員干部帶頭破解項目推進中遇到的難題。本著“關鍵時刻黨員撐著”的原則,堅持柔性執(zhí)法,帶頭挨家挨戶走訪違建戶,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談法律講厲害,堅持黨員帶頭拆、先進帶頭拆,引導違建戶主動拆違。受再多委屈也不退縮,寧可自己多跑路,也要及時回答被拆居民的疑問。讓黨員成為攻堅主力,使黨支部成為工作推進的“紅色引擎”。經過努力,群眾主動接受配合,全縣僅用兩個月時間就拆除違建807處、15.21萬平方米。“剛開始我還對市場拆違治亂不理解,后來工作人員多次來我家講政策、做工作,我的意識也就慢慢轉變過來了,并主動拆除了自建的加工間?,F在看看確實比以前整潔多了。 ”餐飲街肉食經營戶肖恩軍如是說。
“家里住的平房有年頭了,年久失修很不安全,多虧縣里的棚改政策讓我們不花錢就能住上樓,還領到了補償款。 ”正忙著搬家的渤海路街道柳家村村民柳旺高興地說。今年,我縣棚改拆遷安置工作進展迅速,這與棚戶區(qū)改造指揮部臨時黨支部的黨員干部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臨時黨支部成立之后,廣大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營造了擼起袖子加油干、叫起號子比著干的濃厚氛圍。 24小時服務棚改群眾,引導黨員群眾帶頭攻堅。一方面結合工作職能,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要求和工作紀律,切實提高黨支部的戰(zhàn)斗力、輻射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黨員干部制定攻堅任務表、時間節(jié)點,并就任務進度、工作實效等作出承諾,帶頭挨家挨戶走訪,宣傳政策、指導群眾。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拆遷安置2450戶,創(chuàng)造了棚改拆遷的“慶云速度”。
在所有重點項目一線,到處都是這些無私奉獻的黨員干部們的身影。正是憑借活躍在各個項目上的黨員干部們公正的干事原則、務實的工作作風,推動了重點項目的提質提速提效,讓黨旗在項目建設中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