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我們老家一直流傳: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后椿芽生木體。可見古人對香椿有多偏愛與喜好了。
春天來了,百花開放,各種時令野菜紛紛登場,紅衣綠裙競相邀請:出陌上踏青,去原野采春。而以吃貨自居的我最上心的便是各種野菜了,特別鐘情的是:香椿。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以香椿入菜的國家。在古代,香椿是一種時令食材,“谷雨食椿”歷史悠久。早在漢代,民間食椿就已遍布大江南北。香椿芽走上餐桌的時間,據(jù)歷史考證最早始于唐代,在宋代被正式確認(rèn)。
香椿炒蛋在我的食譜里卻是緣于小時候的一個春天,正是吃長飯的時候,吃什么都香的時候,卻因?yàn)榭诩Z不夠,要靠各種野菜雜糧填補(bǔ)空白。那年外婆給我做的一份香椿炒蛋拌飯一直香在我的記憶里。
后來才知道那一束長在樹頂上的葉子不但可吃,還特別地香,但必須在谷雨前后采食,這樣的椿芽鮮嫩無比。
北宋魏國公蘇頌在其所著的《本草圖經(jīng)》中寫道:“椿木實(shí),而葉香,可啖”,這是有記錄中最早食用香椿芽的記載。明朝戲曲家兼養(yǎng)生學(xué)家高濂在《遵生八箋》卷十二中還詳細(xì)記錄了香椿芽的吃法,如“香椿芽采頭芽,湯焯,少加鹽,曬干,可留年余。新者可入茶,最宜炒面筋,熝豆腐、素菜,無一不可?!?/p>
原來香椿不僅可以炒蛋,還可做出許多花樣。
“谷雨食椿”不僅是一種美味記憶,“椿”的歷史與文化,還蘊(yùn)含著深刻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意義。
“嫩芽味美郁椿香,不比桑椹遜幾芳,可笑當(dāng)年劉秀帝,卻將臭樹賜為王。”香椿分兩種,常見的是紫香椿,肥厚鮮亮,香氣豐腴;綠香椿生得細(xì)巧些,味道也淡點(diǎn)。在姥姥的鄉(xiāng)下,還有一種叫臭椿,葉子不能吃,表面看著差不多,摘下來就聞到奇臭無比,如果不小心讓樹汁沾手上了,洗都洗不掉,一天都是臭的,但除了臭之外,它的藥用價值和其他價值還是不錯的。
采用的是最普通的做法:香椿炒雞蛋,金黃翠綠之中,彌漫在空中的是香椿獨(dú)有的香,回味悠長;吃一口,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