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田和葛桂蘭在打掃街道衛(wèi)生。 記者黃曉龍攝
劉橋鎮(zhèn)西楊村村民葛桂蘭因病致貧,村里為她老兩口安排了公益崗——
□本報記者黃曉龍本報通訊員崔志華張猛
6月24日下午2點半,太陽時隱時現(xiàn),空氣讓人感到悶熱,劉橋鎮(zhèn)西楊村村民李仁田和老伴葛桂蘭推著垃圾清掃車從家中出來,開始了下午的街道清掃工作。
垃圾清掃車是用三輪車改造的,別看不大,上面的工具可一樣不少——大掃把、小掃帚、簸箕,車子右側(cè)還插著一個工具鉗?!斑@份工作是村子給我倆安排的公益崗,一個月每人有500元的收入,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李仁田邊掃地邊說。
原來,67歲的葛桂蘭患有十多年的高血壓、冠心病,不能從事重體力活,家里的3個女兒只有一人住村子里,其他都在外地,“我們的主要收入就靠那2畝多地種小麥,每年有4000多元的收入,可每月給我買藥還要拿出300多元,錢真的是要掰開來花,平日里只能待在屋里嘆氣。 ”葛桂蘭回憶起當時的日子眼眶有些發(fā)紅。
2016年,葛桂蘭被納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基本醫(yī)療保障,每月300多元的藥費自己只需支付一半,但生活仍很拮據(jù)。今年71歲的李仁田曾多次想過外出打工,可年齡大身體也不大好,再加上不放心老伴自己在家,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2017年2月,村黨支部書記李化莊找到老兩口,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向他們介紹了公益崗,負責村子的部分街道衛(wèi)生,李仁田立馬應下了。從此以后,每天早上5點、下午2點,都能看到老兩口忙碌的身影?!靶聧徫蛔屛矣辛诵孪M?,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 ”李仁田說。
老兩口每天勤勤懇懇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認可,并成為村子保潔隊負責人。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老兩口心情好了許多,葛桂蘭發(fā)病的頻次也不斷減少。
忙完了下午的清掃工作,老兩口推著車回到家中,一走進他們居住的屋子,就見到潔白的墻上掛著享受扶貧政策的內(nèi)容以及鎮(zhèn)扶貧聯(lián)絡人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版?zhèn)上和村里的干部隔三岔五就要來我們家問問情況,有時脫不開身還會打電話,想得比我們都細,這不,今年3月鎮(zhèn)上還給我們居住房子的房頂安裝了彩鋼瓦、屋內(nèi)吊了頂、刮了仿瓷,就是結(jié)婚也沒住過這么好的房子啊。 ”李仁田哽咽著說。
在縣脫貧攻堅明白卡上面,還掛著老兩口的兩張照片,照片中李仁田身穿西裝,葛桂蘭身穿旗袍,詢問起這張照片的來歷,葛桂蘭略帶靦腆地說:“這是前兩年村子里來了拍照的,照片是只拍了我們的頭,下面是拼接的,拍這照片一共花了20元,當時心疼壞了。 ”
“這錢花得值。 ”李仁田接過話茬說:“如今每個月咱倆有1000元的收入,除去吃喝每月還能攢下500元,日子好了,就該記錄下來,今后我還要帶著你去婚紗店拍合影嘞。 ”李仁田說著拉起了葛桂蘭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