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人間草木》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 ”于是,眼前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來訪者,正坐在汪曾祺家門前潔凈的臺階上,興趣盎然地賞門外的花花草草。
不料現實生活中,我果真遇到了這種情況。周末去訪一位舊友,事先沒有電話通知,到了卻是鐵將軍把門。這時再打電話聯系,得知朋友在百里之外,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正欲離去,扭頭看見他家門外的凌霄花鋪了一墻,墨綠的葉子,油光發(fā)亮;火紅的花朵,燦若云霞,不由得駐足歇息欣賞。自知沒有唐代詩人賈島的才華,作不出《訪友不遇》的詩,但和朋友家門前的凌霄花坐了一會兒,訪友不遇的不快也一掃而光了。
鄉(xiāng)下母親年逾八十,陽光明媚的下午,愛和幾個老太太摸摸小牌,問母親常去哪里玩牌,母親說自然是去前院大娘家門外。問其原因,那里種著許多花。我驚異,跟母親開玩笑,你們老太太也賞花啊。母親似不滿地反問我,門外有花的地方老老少少誰不愛去呢?是呀,賞心悅目的花讓人心情愉悅,是人見人愛的。
季羨林先生曾寫過一篇精美雋永的短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講的是自己在德國留學期間,常為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境界而贊嘆。在那里家家戶戶都養(yǎng)花,且他們把花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人走在這樣的街上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心情舒暢是不言而喻的。
陶淵明更是有趣,除了種菊,還種了其他百盆花草。每天早上起來,他把百盆花草搬到院子外面,下午再搬回。陶淵明如此做,想必不僅僅是讓花兒得到充足陽光的愛撫,或者是鍛煉身體。他那時候住的不是深宅大院,籬笆墻沒有陽光不充足的道理。至于鍛煉身體,五禽戲老先生博學想必也是知道,何苦早晚搬花盆鍛煉呢?答案似乎只有一個,他要與人共享鮮花的美好。
孟子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把花種在門外的人,是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也是一個善解人意、領悟了快樂真諦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懂得:與他人分享美好,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