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彬
世上萬物皆有名,特別是常見、常接觸之物。比如橋梁,古人對它們的名稱就非常講究,讓人看到名字,就能記起與之相關的歷史與典故。
德州城的古橋就是這樣,每當聽到它們的名字,它的歷史或與它相關的故事,就會立即顯現在人們面前,故其名很容易得到流傳。如:
一、青龍橋:何為青龍?即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傳說,它們法力無邊,令妖邪膽顫。按風水學所說,青龍應是一個方位,被稱之為東方之神。因該石橋位于德州城東門外,故德州古人就因此而將其命名為“青龍橋”。
另有神話故事說:有一年,突然狂風驟起、黃沙滾滾、遮天蔽日。大風過后,在現東門外出現了一條大土崗子,它高三米多、長約兩三公里,彎彎曲曲貌似一條龍。隨著時間的推移,上面長滿了青草,故人們送其美名“青龍背”。
明洪武三十年修磚城時,青龍背為修城墻做出了犧牲。城池修好后,東門外護城河上的單孔平板小石橋,正沖著原來的青龍背。德州城的古人便將其命名為“青龍橋”。
每當人們說起“青龍橋”,就會想起清朝武俠小說《三俠劍》中“黃三泰鏢打竇爾敦”的故事。故該橋可謂全國聞名。
二、廣安橋:即小西門外的石拱橋。因德州城古時曾名曰“廣川縣”,故小西門而名曰“廣川門”,小西門外的石拱橋便被命名為“廣安橋”。
另外,按照《德州鄉(xiāng)土志》的道路篇里的記載,明清時期從德州城向北走的路,無論是出大西門、還是小西門,都必須過“廣安橋”。特別是去北廠皇糧倉,更離不開它。故它是德州城的一座重要橋梁。
三、勝利橋:1952年,由山東省交通廳與河北省交通廳聯(lián)合投資,在原許家擺渡口處修了座長60米、寬6米的單排樁木架橋,名曰“勝利橋”。
當人們看到“勝利”二字,立即就會產生推倒舊世界而取得勝利的心情,馬上就會想到因修了此橋,結束了幾百年來,德州與衡水的交通一直需乘擺渡過河的歷史,大有勝利之感。
另有土橋:它位于陵城區(qū)土橋鎮(zhèn),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時任德州知州的王縉,在主持修界河時,在此修了一座小土橋稱“界河橋”,民稱“土橋”至今。
還有袁橋:時因村子地處減河畔,人們出行困難,1928年村民集資建橋時,袁開明先生獻地1.6公頃,屬捐錢最多者,故該橋取名“袁家橋”,后簡稱“袁橋”。時至今日,這些事仍在民間流傳著。
這些橋或大或小、千姿百態(tài),遍布在德州的大地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故人們沒有忘記它們。與它們相關的典故和故事,更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在民間代代相傳。